往期共读
⬆️点击查看⬆️
26期春夏季招募,即将招满
相关付费文章: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以下内容节选自《读者的自我修养 》
点击或扫码收听更多阅读思考内容⬆️
时不时有人就会问我,平时读书时会用哪些软件或工具作为辅助阅读工具。这次大家聊聊这个话题,算是做个分享,给大家一些参考。有些工具可能是一些比较小众的个人喜好,用习惯了觉得挺方便;有些则比较通用,大家可能都在用。我觉得阅读本身就是生活习惯的一种体现,怎么阅读其实也反映了你想怎样生活。
这里提到的工具或软件倒不说是强烈推荐给大家,更像是我自己觉得用得顺手的,之后可能会增加或删减。当然如果大家觉得有用,能给到大家启发自然更好。
01 Flomo和Notes
第一个是笔记类,我经常用的是FLOMO和 Notes(备忘录)其实类似,我原来更多用的是备忘录。备忘录的好处是,你打开一个页面,不需要点“发表”这种小操作。属于长笔记。它的特点是,你打开一条之后,可以一直在里面写任何内容,非常方便。你可以随时开始书写,也可以随时停下。
FLOMO更偏向碎片化条目,每写一条内容,它就像发一个帖子一样,发表后就是独立的一条。当然,你也可以续写,但如果要续写,就需要重新进入那条笔记,点开编辑,再继续补充内容。
FLOMO和 Notes(备忘录)其实可以很好地互补。举个例子,如果你平时记录的是一些灵感笔记,可能更希望它们以单独帖子的形式存在,这种情况下放在 FLOMO里会更合适。比如,手机上随时想到什么就可以直接记录,非常方便。如果是一个系列的笔记,比如你在构思小说,或者想把所有相关的思考都放在同一个帖子里,形成一个连续的内容,这时候用 Notes会更好。你可以长期保持内容的连贯性,点开这条笔记,里面全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的内容,结构上更连贯,找到笔记后就也可以直接就在笔记的任何地方开始记录。
我平时两个都在用。而且无论是手机、网页端还是桌面端,账号之间都可以互通,这一点也非常方便。
02 沙漏
第二是道具。就是大小沙漏。也属于办公室定制的小文创,大的沙漏大概是40分钟,小的沙漏是5分钟。它其实跟计时器一样。在办公时,长期坐着,时间久了会不舒服。有人用手表,但我戴手表总感觉不太舒服。沙漏挺有意思的,摆着也是一个装饰。你可以看到,比如大的沙漏漏完了,你就站起来,换小沙漏。这段时间你可以休息一下,放松一下,走动一下,倒个水之类的。小沙漏漏完之后,你再换大沙漏,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。
有时候办公室生活就是这么平淡且紧凑。
03 圆点贴
这个我之前应该推荐过,应该叫圆点贴。也就是圆点状的小贴纸,你可以贴在书页上,一半一面,然后合上书就能找到你标记的那一页了(有时候可能在正面有时在反面,你可以通过操作,比如标记那一页占3/4这样来更清晰地标记)。
圆点贴主要用于标记索引,因为我之前使用的是长条便签,贴上去会凸出来,不方便携带和放置,也容易脱落。而圆点贴则与页面完美契合,合上书时只会看到一条颜色,不会凸出,且非常清晰。它相当于侧页的贴纸,贴上后能清晰标记重要页。我通常使用蓝色、紫色和深紫色这一套。蓝色用于标记重要人物及其话语,比如首次出现的人物。紫色用于标记重要情节或片段。深紫色则用于标记反复出现的主题或意象相关内容。当然,具体使用也会根据书籍内容调整。
04 GoodNotes
这是一个不少人使用的PDF阅读软件。你可以在上面进行标注和绘画。我之前经常在iPad上使用,觉得它非常方便。
用它进行标注和批注,比较顺畅,加上有笔就很像是读纸书。受诟病的点可能是付费而且有时会有更新,最新的总结功能可能大陆用不了。
不过在这上面你还可以创建自己的笔记本,将其作为电子笔记本使用。我之前用过,不过因为纸质笔记本比较顺手,就没有再继续了。
05 Toggl
这是我之前也提到过的良心产品,它是一个时间记录器。每当我开始做某件事时,就会开启时间记录。这样就可以更清晰地查看时间表,了解自己在做什么,或者发现某些时间段可能刷剧刷了2小时或者通勤时间过长,看看是否有改进方案。
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自己的时间分配更清晰。就像财务软件一样,你可以知道时间花在哪里,或者每个项目投入的时间有多少,而且有时候人的感知与实际的支出是不同的,有时候一个沟通会,你以为很短时间,实际上1小时就过去了,而阅读的时候有时候你以为过了起码有四五十分钟了,实际上可能二十分钟也没到。
这个也非常方便我晚上的复盘,无论是阅读时间还是创作时间还是语言学习时间,通过Toggl的记录,都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。每天做总结时,你可以更好地调取时间记录。
06 微信读书
这里虽说我们与微信读书也有版权合作,不过实际上就算没有合作,我自己也经常拿它看书。虽然它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,但在国内确实提供了比较便捷的阅读体验。年费其实也不过三五本书的价格,基本上能访问市面上海量的书库,有的出版方本身就是电子书和纸书同步的,这样读起来方便,检索起来也非常方便。
话说,有文本抄袭的,实际上也能通过微信读书检索出来。相比之下,纸质书在这方面就没那么方便了。
07 Apple Books
虽说微信读书也能导入电子书,不过人就是有路径依赖,而且苹果自带的Books也是比较顺畅,目前还没出现过让人难受的问题,由此一直也用它。
08 Obsidian
这个软件可以说是重启使用的一员,因为如今作为永久知识库的软件和应用太多了,无论是飞书还是notion,这些都非常方便。不过Obsidian的原生关联图还是让我最终选择了它。也还在迁移知识网络中,知识库的核心是要用起来,能进脑子里,不然就算全在硬盘里,那和在网络上也没什么区别。
最后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值得推荐的阅读辅助工具,也可以补充在这里,我也可以取取经。
作者:栩
审校:文穴编辑部
文章内容仅供个人阅读、交流
往期共读
⬇️点击阅读⬇️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